首页 研究院简介 敢当新闻 敢当文化 敢当论坛 敢当文艺 博物馆 文创艺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敢当论坛
从“石敢当”到“风狮爷”
添加时间: 2013-06-19    作者:    来源:   

泰山石敢当文化节组委会讯(记者 刘璞) 
    “石敢当”以多种不同的形态流传至今,它象征着“正义、责任、安全”。石敢当 —“风狮爷”文化,是海峡两岸共同拥有的信仰之一,它是海峡两岸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它承载的历史的积淀,源远流长。我们在研究挖掘它的同时,要更好的去保护它、宣传它,让‘石敢当’精神走向国际!
---------------------------------------------------------------------------------------------------------------

从“石敢当”到“风狮爷”
――管窥闽台石器崇拜

    引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多少记忆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但在历史的旮旯里,总有一些东西默默地记载着早已尘封的往事。石敢当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以厦门中华片区石顶巷里的“石狮王”为起点,为大家揭示其背后的奥秘。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崇拜神灵的传统,希望通过各种崇拜形式来达到消灾祈福的目的。于中华街道纵横交错的闾巷丁字路口,常可看见墙上安放着一尊尊石制偶像:有的状如石狮,民间称之为“石狮爷”、“石狮王”;有的则仅置一块长方形石条于墙根,上面镌刻“石敢当”三字,或干脆素面无纹;有的则取一方石,四面刻上佛像,称为“四仙石”。人们将之统称为“石敢当”。在街区的石顶巷、石壁街、草埔巷、外清巷、四仙街等地随处可见,被视为小巷的镇巷神。

   而在距厦门仅一水之隔的金门也有许多类似的石制偶像,名唤“风狮爷”。

   在这些小小的石块里,究竟蕴涵了多少文化底蕴和乡土精神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石器崇拜是一种自然拜物教,它已具备宗教信仰的基本要素。在世界和我国各地,石头崇拜反映的风俗均有所不同。关于此,原始先民的万物有灵观念、古人的灵物崇拜,都可做注脚。从粗糙的石器,到精细的石器,石器使原始人抗争大自然的生存能力不断增长。石成为一种灵物。而至于汉民族的石头崇拜,则主要反映在建筑民俗中,这就是风水巫术之一的“灵石镇宅法”。

   “灵石镇宅”民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北周庾信《小园赋》里就说:“镇宅神以蕴石,厌山精而照镜。”意思是要镇定宅神,使其常护左右,就必须于造屋时埋石为祭。又有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暮日,掘宅四角,各埋一大石为镇宅。”

    基于古人对石的崇拜,派生出埋石镇宅的风俗,也衍生出石敢当。

   “石敢当”三字最早见于西汉史游《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惧,龙未央。”唐代训诂学家古注:“敢当,言所向无敌也”。又据《通俗编?居处》引《墨庄漫录》,谓唐代大历五年“石敢当”刻石,可见此俗古已有之。《闽中金石志》载,宋?庆历五年(1045年),张纬知莆田,“再新县中堂,治地得石,铭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大历五年(770年)四月十日也”。可见“石敢当”民俗很早就盛行了,是避邪、制煞、镇鬼之物,为百姓和官吏造福,为儒家教化服务。在敦煌写卷伯三五九四号《用石镇宅法》则有以下条文:凡人居宅处不利,有疾病、逃亡、耗财,以石九十斤,镇鬼门牗即东北角牘上,大吉利。

   至于石敢当的来历,历史上的说法很多,大体可以分为“神灵说”与“真人说”:

   神灵说:传说石敢当是古代的大力神,专司抓鬼镇邪,破邪驱魔,在门前立“石敢当”,能辟邪。又传石敢当是当年女娲挫败蚩尤的利器。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所向无敌,再坚硬的岩石也要破碎,黄帝屡遭其害。一次,蚩尤登泰山狂呼:“天下有谁敢当?”女蜗投下一枚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炼石,蚩尤溃败而逃。黄帝乃遍立“泰山石敢当”,震慑嚣张一时的蚩尤,使其不敢再作祟。还有一种传说是,姜太公封神,封来封去,到最后却忘记了自己的名姓,便自封为泰山石敢当。

   以上关于石敢当的传说皆可上述到上古时期,但浓重的奇幻色彩加之高高在上的天神较不为人采信,所以民间比较容易接受贴近生活的“真人说”。其中流行比较广的是以下这个传说:

   泰山脚下有一位猛士,姓石名敢当,好打抱不平,降妖除魔所向无敌,豪名远播。一日,泰安南边大汶口镇张家,其年方二八的女儿因妖气缠身,终日疯疯癫癫,多方医治未见起色,特求石敢当退妖,当晚石敢当就吓跑了妖怪。妖怪逃到福建,一些农民被它缠上了,请来石敢当,妖怪一看又跑到东北,那里又有一位姑娘得病了又来请他。石敢当想:这妖怪我拿它一回就跑得老远,可天南地北这么大地方,我也跑不过来。干脆,泰山石头多,我找个石匠打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气就把它放在谁家的墙上,那妖怪就跑了。从此传开,大家知道妖怪怕泰山石敢当,就找了块石头或砖头刻上“泰山石敢当”来吓退妖怪。

   在“真人说”的版本里,除了上述的“猛士石敢当”还有“晋朝将军石敢当”“神医石敢当”“李世民卫士石敢当”等等。

   这些关于“石敢当”的民间传说(真人说)的既是叙述“石敢当”这一崇拜物的来历又以一个或真实或虚幻的人物为中心,所以它兼有风物传说与人物传说的特点。虽然关于“石敢当”的传说传说存在很多异文,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中心情节和中心主人公的命运始终不变—石敢当虽然有很多“职业”,但都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的楷模,以此得到了世人的尊重,遂镌石以纪念。此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中心主人公都姓“石”。我认为,石块经过传说的洗礼,俨然成了具有法力的灵物。“石敢当”是因石而造神,有名有姓的“石敢当”,姓“石”,只缘本来是石。另外,尚存一点疑虑,何以在“石敢当”之前冠“泰山”二字?有的传说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因为“石敢当”此人来自山东的泰山,借此来彰显其地方特色。同时又有说法:泰山乃五岳之首,东岳泰山是管理妖魔鬼怪之神;同时,泰山是群山之尊,统辖众山,又是古帝王封禅大典所在地,加“泰山”二字更神圣化。上述说法在山东尤盛,但出了齐鲁大地,“泰山”二字逐渐被淡化。而在厦门,则遍寻不到“泰山”的痕迹。究其原因,主要是民间传说在百姓口耳相传之间产生了变异。鲁地百姓一定会在“石敢当”之前冠以“泰山”二字,实际是抒发一种爱乡恋土的思想感情。 石敢当也伴随着鲁人的远行,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石敢当”文化也伴随着中原人六次迁闽,来到了福建。由于年代久远,鲁人后裔逐渐闽化,不再拘泥于细节,所以只留下“石敢当”。

   “石敢当”入闽之后,人们不再将其形状拘泥于一石块,而是将“石敢当”与石狮子或非龙、非虎、非狮的龙九子之四狴犴同刻,以石敢当的勇敢忠诚和石狮子或狴犴的雄伟威力互相合作,增强镇妖驱邪能力,以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副图为我在泉州开元寺买的狮型石敢当)

   厦门的“石敢当”又比其他地方的多了几分特色,多以狮型为主。《厦门志》有记载:“吴越好鬼,由来已久。近更惑于释、道,一秃也,而师之、父之;一尼 也,而姑之、母之。于是邪怪交作,石狮无言而称爷,大树无故而立祀; 木偶漂拾,古柩嘶风,猜神疑仙,一唱百和:酒肉香纸,男妇狂趋。平日扪一钱,汗出三日,食不下咽;独斋僧建剎、泥佛作醮,倾囊倒箧, 罔敢吝啬。”

   狮型石敢当,在厦门,人们称之为“石狮爷”,在“石顶巷见到的风狮爷小庙宇,是岛内惟一的一座石狮爷庙宇。它并非高堂大殿,而是嵌在一座多层砖构楼房后壁的一隅,由墙底嵌入一个一米见方的凹洞构成。蓝色琉璃筒呈扇型作顶,紧贴于楼墙之上。“石狮爷”前小平台上,放有花瓶、烛火与青石雕香炉;其前木桌上系着红桌帏,前面巷道一侧依着墙壁建半爿金炉。“石狮爷”的庙宇奇特,其相貌也很奇特。造像不但不会面目狰狞、阴森可怖,反而显得形态夸张、面貌可亲。蓝脸膛,白眉毛,白眼圈,黑瞳仁,开裂的嘴唇,露出两排齐而长的白牙齿,颇似喜庆的吉祥物。“(此处援引<海峡生活报>)儿时,尚未有庙宇,常有孩童上前抚摩,举止只要不至过分,大人也不加责骂。

   石狮爷还随着先人的足迹传入金门,在金门叫做“风狮爷”。主要是因为金门风沙多,当地居民常受其害。为抵风灾,特别将石狮爷与风伯结合。他的形状同厦门的“石狮爷”类似,但比之更豪放,最大的不同点是,厦门的“石狮爷”常嵌于房屋墙内,而金门的“风狮爷”则高踞于房顶之上。据统计,现金门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风狮爷68尊,分布在52个村庄里,凡是迎风的地方就有一尊。村民常常为它披红挂彩,供奉各种吃食,煞是好看。

   为什么石敢当会在厦金两地如此盛行呢?归其因,有以下几点。

   1.因为早期医学较不发达,民众对疾病瘴疠的畏惧,以及慑于天灾人祸不可预知的惶恐,人们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虚幻的神灵的身上,以此获得内心的宽慰。这点也是闽台两地民众对石器崇拜的最直接原因。

   2.受民间传说的影响。上文已经提及,虽然关于“石敢当”的传说有很多种,但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邪不胜正。这点是普通百姓共同心声。但长期以来,由于吏治不振,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希望与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民众的情感得不到宣泄。所以,就采用了宗教崇拜的形式,将自己的感情公开的表露与抒发。同时,这也是传说得到不断产生的原发性动因,传说发展的同时,民众作为传说传播的载体也会在潜意识的影响下对传说进行加工,这也加快了传说的贬义。

   3.闽台两地多产花岗岩。花岗岩结构均匀,质地坚硬,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这是石器崇拜的物质条件。如果缺乏了石器雕刻的物质基础,那么石敢当在闽台地区也不可能有群众基础,其生命力也就不会那么长了。

   石敢当,在他们的身上承载了多少历史的积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在城市旮旯里毫不起眼的东西,随时可能成为市场经济的牺牲品,被掩埋在旧城改造的瓦砾堆里。所以,在我们研究它的同时,更应该想方设法去保护它。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泰安市文旅局
泰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泰山网
中华泰山网

泰山石敢当研究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40407号-1 鲁ICP备19040407号-2  工信部 联系我们
网址:www.sgdbwg.com  邮箱:sgdbwg@163.com 微信公众号:泰山石敢当  
您是第 位访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