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喜读张用衡先生新出版的《泰山石刻全解》两卷本巨著,感受颇深,收获良多。
众所周知,泰山是中国一座古老的大山。
泰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巍峨的地形地貌,较早地融入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之中。一座山能与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密切联系,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也只有泰山。由于泰山与中国的社会演进密不可分,从而影响了中华民族先民的思想。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泰山作为一种形象和精神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使其成为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标识物,泰山上下所承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
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这种独具特色的泰山文化,主要表现在人类利用泰山环境及实物所进行的一切能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行为活动、感受认知及其古迹遗存等方面。
泰山历史文化的积淀主要体现在构筑物(古建筑和盘道)和遍布泰山上下的数千处石刻中,以及散布于中国各类史籍的文章诗篇中。而泰山上下数以千计的石刻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尤其丰富。
泰山石刻是祖祖辈辈中国人在泰山上下与天地、自然、神灵交流的记录,是后来人追寻前人心灵轨迹的必由之径。
我国明代有一位叫做王思任的文学家在他的《登泰山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生中国或不见泰山,见泰山或不能游,游矣或不能尽,尽矣或不能两日之内毫无所蔽,无人而独领。”
意思是说:
有的人生在中国,而见不到泰山;有的人见到泰山,而不能游;有的人虽游而不能登顶;有的人虽能登顶,而不能以两日内达到遍游。这些人做不到的事,偏偏只有我做到了。
在这里,他是告诉人们应当像他那样游泰山:以两天之时,从容遍游。
他抒发自己对泰山的印象:
“(泰山)维天东柱,障大海,镇中原,钟圣贤,兴云物,润兆民,府神鬼,变化无方。奇不在一泉、一石间也。此不可以游赏而可以观。善观者,观其气而已矣。”
这告诉我们,泰山展示的是一种景象、气势、胸怀,给人的是一种精神的震撼。
而这种精神的震撼,需要人们在攀爬登山的艰辛努力中,在登绝顶极目壮丽山河中,在登临途中的刻石阅读中去获取、去感知。
泰山石刻是人们研究泰山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影响的重要史料。一句话,要了解泰山文化、要研究泰山文化,就必须去研读泰山石刻,去掌握泰山石刻的丰富内容,从中挖掘出所赋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于泰山石刻的著录,在历代有关泰山的史籍中都有收录,足见其重要性。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出版发行了多部有关泰山石刻的著述,如《泰山历代石刻选注》《泰山石刻大全》《泰山石刻》等等。这些编著的出版对人们了解泰山石刻、研究泰山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原貌和文字内容,在对泰山文化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用衡先生在泰山管理部门工作30余年,主要从事文物培训和泰山文化宣传工作,编写出版过10余部有关泰山的书籍。泰山上下的景点、石刻、掌故,他都烂熟于心。
张用衡先生对已经出版的泰山石刻著述的内容、编撰体例十分了解。他的《泰山石刻全解》则另辟蹊径,以一个泰山石刻讲解员的视觉去诠释这些承载着泰山历史文化的文字。语言尽量口语化,浅显易懂,引人入胜。而且体例新颖,涉及内容丰富,令人耳目一新,值得一读。
首先,张用衡先生在《泰山石刻全解》体例中,没有遵循以往石刻著述中,或以年代为序,或以内容为组,或以碑碣刻石分类的习惯作法,而是采取以景区为章,以景点为节,按游览顺序逐一介绍的体例。让游览者在游览中访读石刻,顺遂自然。即便游览者在登泰山之后获读此书,也可以追忆登临中景点刻石的情景。
其次,如《泰山石刻全解·序》中所提:“据专家21世纪初统计,泰山存历代石刻1587处,其朝代分布情况为:秦代1处、汉代3处(包括无字碑)、晋代1处、北朝4处、隋代1处、唐代37处、宋代118处、金代22处、元代36处、明清至当代则更多了。在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其中的几乎全部。”这就足以说明,此书是迄今为止收录泰山石刻最全者。
其三,《泰山石刻全解》所录石刻尽量呈现刻石原貌,对已磨沥不清的石刻,尽量借助史籍,还原刻石内容原貌。如双龙池内的《曹公渠记碑》(见《泰山石刻全解》第1页),“立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上面的字被人为地磨掉了,已不可读,碑文根据史籍补齐”。还石刻的历史原貌,给研究者提供较完整的石刻信息。
另外,部分石刻配以彩色照片或拓片,让读者对石刻的面貌有清晰印象,也可以借照片追忆刻石所在景点的情景。
书中大量彩照和拓片的出现,打破了石刻著录书籍通篇只是黑字白纸的僵硬模式,增加了读者对刻石印象的直观性,同时,给阅读者一种愉悦心情。
其四,《泰山石刻全解》对每一个词条,首先介绍所在位置,录以石刻全文,加以句逗,并注释介绍作者,或说明刻石出现的背景原因,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刻石存在的历史背景。
其五,作者对一大部分刻石,主要是古代碑文和诗词,增加了刻石大意说,也即释文。这对缺乏古文和古诗词知识的读者及时了解石刻内容提供了便利。
其六,书中许多词条后面附有读碑赘语,这应是此书的一大看点,这也是我读此书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地方。
张用衡先生用大量笔墨作刻石内容大意说和读碑赘语,帮你读懂刻石。其中,读碑赘语是作者对刻石的理解与分析,有提纲挈领之意、画龙点睛之妙。
下面仅举几例,以为佐证。
在读碑赘语中,从题刻所录古语的不完整性,添字生义,得出多种不同含义的丰富猜想,给人印象深刻。
位于红门孔子登临处坊前的“登高必自”题词碑(见《泰山石刻全解》第297页)。
作者在“读碑赘语”中,首先指出“碑中四字语出《中庸》:‘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碑中省略‘卑’字,使这句话变得不完整,给后人留下了添字生意的文字游戏和更多的想象空间。”
接着,作者在读碑赘语中,先以“登高必自卑”讲述古文原意。随后组以“登高必自强”“登高必自己”“登高必自此”来讲述此碑内容含义的不同,令读者兴趣盎然。最后,还引用著名学者庞朴的话点出对此碑的评价:“(此碑)昭示游人应具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埋头苦干、胸怀大志的精神。它可以算是泰山这本人文教科书的第一课,也是中华精神的主旋律。”
区区四字题刻,经作者点化,妙趣横生。
在读碑赘语中,作者从一个封建帝王对泰山神封号的态度与前后诸代帝王泰山崇神行为的比较,分析出古代社会帝王泰山崇神意识的演变。
位于岱庙天贶殿西侧的朱元璋《去东岳封号碑》(见《泰山石刻全解》第139页)。
碑文中写道:“因神有历代之封号。予起寒微,详之再三,畏不敢效。盖神与穹同始,灵镇一方,其来不知岁月几何。神之所以灵,人莫能测。其职受命于上天后土。为人君者何敢预焉!惧不敢加号,特以‘东岳泰山之神’名其名。”
作者在“读碑赘语”中指出“朱元璋的这一做法,是有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文化原因的。泰山封禅从秦始皇、汉武帝延续到唐代,其中是有着很大变化的。秦始皇、汉武帝的封禅秘而不宣,他们匍匐在神的面前,乞求神的保佑,诚惶诚恐,完全失去了自我。唐代皇帝却借此来显示政绩,剖白胸怀,真正使人感到了与神的对话。也就是说,泰山封禅已由秦汉的‘神本位’转化到了‘政本位’。”“到了宋代,宋真宗则通过封禅向天下宣示和平,并且做了一些造假的事情,搞得似乎并不神圣了。所以在朱元璋看来,唐宋皇帝是亵渎了泰山神灵,因此与其不断地给泰山神叠加封号,还不如还其本位。”进而分析到“朱元璋削掉了泰山神的封号,不再孜孜以求到泰山封禅祭天,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虽然他仍然不断派人到泰山祭祀泰山神,但是从他开始,泰山便渐渐走向世俗,走向民间。及至发展到清代,皇帝眼中的泰山,更成了诗赋的题材,绘画的摹本,游乐的场所。他们为泰山的拔地通天、雄伟盖世而折服,为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而惊叹,泰山的形象成为他们抒怀与寄托情感的最佳对象。”
从一个皇帝对泰山神的行为而联想到秦汉唐宋至清几代皇帝泰山崇神行为的变化,由一点而串成一线,从纵向比较中发现社会行为、意识形态的演变,给读者更多的启发与引导。
在读碑赘语中,作者选出石刻古诗中的典型例句加以重点分析,突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与泰山对中国社会历史演进的影响。
天街之上的孔子崖所刻清代汪稼门诗(见《泰山石刻全解》第516页)。其诗为:
高瞻远瞩重徘徊,小天下处孔子崖。
当日望吴谁侍立,同看白马一颜回。
物各有类类如此,见山类者叹观止。
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见其大者心泰然,人心中自有泰山。
求其所安皆自得,何须矜祷翠微天。
作者在“读碑赘语”中指出:“诗中最为精辟的句子是‘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的确如此,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没有任何人能超越孔子,中国的所有名山,也没有一座能超越泰山。”“在孔子时代,以孔孟为代表的思想家、政治家与泰山的关系已迥然不同于历代帝王诸侯,在他们眼中,泰山同‘神’并没有多少关系,而是同社会与人生联系在一起。孔子就‘不事鬼神’,‘不语怪、力、乱、神’,他们以全新的目光审视泰山,审视天下,审视自身。‘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就是他们决心‘以天下为己任’,要站在泰山一样的高度来观察社会与人生的宣言。他们把泰山作为自己精神与生命的象征,像泰山一般坚韧不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诚如作者在这段赘语中所言,也如清代汪稼门这首诗中所道:“见其大者心泰然,人心中自有泰山”。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自古至今的社会发展中,有一个人和一座山,始终产生着重大影响,这就是孔子与泰山。这种读碑赘语何等精辟,读来令人倍受启发。
在读碑赘语中,作者还对刻石的成因及时代尚无定论者,汇集研究者不同的论证观点,昭示读者,鼓励更多的研究者关注。
玉皇顶门前无字碑(见《泰山石刻全解》第588页)。
作者在“读碑赘语”中首先指出:“对无字碑,三个人,两种说法,到底谁的正确呢?”
所谓“三个人,两种说法”,是指无字碑周围三通诗碑的内容所提及的明张铨、清乾隆的秦碑说,郭沫若的汉碑说。随后,作者用较长的篇幅,介绍了清代顾炎武依据《史记》推断为汉武帝所立说;清人孙何依据“广窄长短制度与琅玡刻石相符”的秦始皇所立说;又用东汉光武帝刘秀泰山封禅时的从臣马第伯的《封禅仪记》中“汉武在其北”,印证顾炎武的汉武所立说。最后,又概括了当代泰山研究专家姜丰荣先生从形制上分析,无字碑是石阙而不是碑碣。认为始皇封禅台与石阙就在玉皇庙山门以南的平台上,也即现在无字碑的所在,从而断定无字碑是秦之石阙。真乃众说纷纭。
作者在介绍诸家观点之后,留下一句:“无字碑之谜,究竟孰是孰非,仍然没有定论。”作者在这里详述无字碑成因的几家观点,意在让从事泰山文化研究的同仁和后来者继续这个选题的研究。
张用衡先生此书中的“读碑赘语”点赞之处甚多,这里不能一一评说,处处点赞。
当然,我们了解泰山文化,读懂泰山,首先应当重视对石刻原始资料的审读。而张用衡先生在这本书中的“读碑赘语”,则一定会给我们诸多的启示与引导。
《泰山石刻全解》还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古人云:开卷有益。一本书的益处,只有读者通过自己阅读去体会。
当然,每一部著作、每一本书都有其不尽完美之处。《泰山石刻全解》的文字采用了导游词体,上面已经提到,读来亲切、浅显易懂。这当然是个优点,但是,过于直白、口语化,显得有些絮叨之嫌。人们常说,言已尽而意无穷,即便是导游词体,也不应当讲得过细、过详,文字与口语之间应有区别。导游词也应给导游员留有临场发挥的空间,有些话,点明即可,不必过于细腻陈述为宜。
另外,这部著作取名“全解”,有过大、过满之嫌。借用苏东坡的一句词:“此事古难全”。何况一本书而解几十万字的石刻呢?如去掉一个“全”字,名以《泰山石刻新解》,会更好。
诚然,这只是我粗读一遍后的个人之见。
但瑕不掩瑜。这是一部值得称道的著作。对于一个愿意了解泰山文化的人,对于一个有志于研究泰山者,书案上有一部《泰山石刻全解》,十分有益。